《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读书心得报告
王丹:
一、书籍基本信息
书名: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著者: (美)马奇,(美)麦克伊沃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数:103页
二、前言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他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我们都知道,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更是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研究能否顺利、高质量的完成,直接取决于文献综述的质量。 对于很多研究生、博士生来说,虽然做过很多的学术训练,但是对于如何写出有水平的文献综述,仍然是一头雾水。甚至于对一些学术大家、资深研究者,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人们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写出满意的成果,这其中需要太多的技能与付出。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所著的这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解为六个操作性步骤,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建议。本书浅显易懂、逻辑清晰、操作性、针对性极强,应该作为我们研究生学习生涯的必备工具书,进行学习、借鉴。
三、本书总体结构和具体内容
作者在文中开头强调了两种文献综述的方法: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基本模式是:研究兴趣-->研究主题-->回顾文献-->研究论题。
高级文献综述要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基本模式是:研究兴趣-->研究主题-->回顾文献-->研究论题-->研究项目-->研究发现和结论。
文章的重点就是讲解的文献综述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主题。
研究课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与具体的学术领域相联系,这是研究的必经之路,从而为第二步指明方向。
第二步:文献搜索。
文献搜索就是找出有用的信息,找出能够支持论题的最有力的证据。借助浏览、资料快速阅读和资料制图等技巧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存储。
第三步:展开论证。
建立和呈现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要对论断进行逻辑安排,对相关资料进行组织,使之成为证据主体。
第四步:文献研究。
对收索的资料进行集中、综合和分析,依据证据,建立一系合乎逻辑的、可信的结论和论断,为阐述研究问题打基础。
第五步:文献批评。
分析先前的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
第六步:撰写综述。
通过构思、塑造、修改,创作出精雕细琢的成稿,使文献综述成为一份传递信息的书面资料。
在文章中,作者一直在强调一个结构图,即文献综述模型。从第一步选择主题一直到撰写综述、发表,整个过程连贯下来,重视任何一步,认真对待每一环节,我们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四、总结
写作文献综述,最重要的就是在开始写作之前认真积累和准备。成功的旅行需要计划和准备,文献综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旅行)也是如此。成功的研究者必须有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并且要有行动方案。写出好的文献综述需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勤奋努力,这就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重新安排。首先,要创造一个不被干扰的工作环境。其次,做好计划,并严格的执行计划。
最后,借用文中的话送给大家:写作是一场冒险。开始,他只是一个玩具,一种娱乐;后来,他变成了你的情妇,你的主人,你的暴君。最后,就当你站在向它屈服、受它奴役的绝望边缘时,你杀死了这头怪物,并把它扔到公众面前。
希望大家都可以重视文献综述的撰写,不断提高自己。
张超:
本书是研究、论证和文献综述写作的行动指南,目的是综合介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采用的一些策略、工具和技巧,以供借鉴。初级研究者可以通过本书学习一些研究技能,有经验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本书来巩固自己的研究技能,学习一些新知识。
那么,什么是文献综述呢?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可信的证据,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将一个论题推向前进.本书通过讲解文献综述的六个步骤,引导完成研究课题。
第一步:选择主题.要先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研究兴趣,根据研究兴趣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步:文献搜索.提炼初步主题.如:你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了解研究对象需要哪些文献资料?其次,思考研究课题有哪些知识,本人对研究课题的理解发生哪些变化,如何陈述研究问题.再次,根据指导性问题进行文献搜索.以文献搜索关键词制定核心观点图,提炼主题.
第三步:展开论证.论证分为讨论并解释有关研究对象已有知识的发现式论证和分析评述发现式论证知识的支持式论证.通过N个论据得出结论,可以形成5种论断(即事实论断、价值论断、政策论断、概念论断、解释性论断)
第四步:文献研究又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集中资料,在这一阶段中,要分类记录有用的主要著作、期刊、文章等.列出作者名单,对引文进行分类,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力度,建立一个总体的记录矩阵图,记录核心观点.
第二阶段为综合信息资料.首先,根据作者、关键词和主题、年代、理论等对主要文献组织分类.之后,根据主题类型,建立核心观总图,列出提纲.最后,扩展当前的作者图谱、理论图表和书目卡片的摘要,记录流行的理论原则并建立简单的论断.
第三阶段为分析资料类型.在这里要审查核心观点图和矩阵图,形成论证方案和推理形式,进而确定关于研究课题“人们知道什么”.之后,列出梗概,列出发现式论证的蓝图和提纲,进行复杂论证,做出主要论断.
第五步:文献批评,即对研究进行阐释.这里有9种论证的模式:从因到果、从果到因、预示、从个体到总体、从总体到个体、平行案例、类比论证、权威论证、结果--途径.
第六步:撰写综述,即撰写、审核、修改.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的理解和促进他人的理解。
有学者说:“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找不到问题主线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哪些资料有用,哪些论据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采用何种论证模式,对于我的课题我到底知道什么,如何向他人解释我的课题。
韩骁:
本书是研究、论证和文献综述写作的行动指南,目的是综合介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采用的一些策略、工具和技巧,以供借鉴。初级研究者可以通过本书学习一些研究技能,有经验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本书来巩固自己的研究技能,学习一些新知识。本书针对两个研究人群:撰写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研究生。本书以教与学为例展开讲解,但书中的例子、策略和工具可以更为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的读者所借鉴。本书通过讲解文献综述的六个步骤来引导读者完成研究课题。这些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主题
第二步:文献搜索
第三步:展开论证
第四步:文献研究
第五步:文献批评
第六步:撰写综述
书中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工具,如下:
练习:使读者参与其中。
技术参考:推荐软件资源,帮助读者轻松地组织资料和修改论文。
图、表和模型:突出呈现研究的中心主题,利用图片把错综复杂的主题及其研究步骤
表现得更为清晰。
小贴士:向读者提供掌握和使用每章内容的具体建议。
小结:对每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帮助读者复习和回顾盖章的学习内容。
自测表:对照检查整个文献综述的进展过程。
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展现有关某个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那么一个基本文献综述即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个研究问题,从而进行深入研究,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高级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一般来说,不管是一份课程作业还是一片收拾论文,都会要求有一个基本文献综述。
高级文献综述比基本文献综述更进一步,高级的收拾论文和所有的博士论文都以高级文献综述为寻找研究课题中未知领域的垫脚石。
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到可信的证据,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将一个论题推向前进。下面是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的过程
文献综述的撰写是推进性的,它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主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通常是从对现实问题的兴趣中产生的,确定研究课题可以为第二部指出方向。
第二步:文献搜索
文献搜索决定文献综述将包含的信息。文献搜索的任务是选择信息,找出能支持论题的最有利的资料证据。
第三步:展开论证
要成功的论证主题,需要建立和呈现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要对论断进行逻辑安排,对相关资料加以组织,使之成为论证主体。论证主体则要对关于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解释。
第四步: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集中、综合和分析,从而建立探究式论证。
第五步:文献批评
文献批评是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理解,分析先前的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
第六步:综述撰写
通过构思、塑造、修改,文献综述成为一份可以准确传递研究内容,让目标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书面资料。
质疑:必要的前提
所有成功的研究都始于提出疑问。研究者要善于提出疑问,有好奇心,并且善于发现和学习。研究者必须有直觉,能够觉察到现有知识的不充分之处,要有足够的洞察力去发现不足。
在开始写作之前认真积累和准备
成功的旅行需要计划和准备,文献综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旅行)也是如此。成功的研究者必须有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并且要有行动方案。写出好的文献综述需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勤奋努力,这就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重新安排。
首先,要创造一个不被干扰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有好的采光,必须的工具等。
与任何复杂的研究项目一样,文献综述需要集中注意力。好的精神状态需要心态的稳定平衡。工作的时候,必须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保持积极状态。
计划可以提高效率。首先,制作一个整体的计划和时间安排。然后,把整体的计划分解成一些短期目标。最后,建立每天的计划,把前面的部分再分成以天为单位的部分。记住,计划意味着目标。可以允许修改计划,但不要一成不变的进行。
下面是建立佳话的几点建议:
1.建立整体的计划。首先,估计每个月的研究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估算完成每一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对你研究的整体安排进行分割,分割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包含一个短期目标。分割的标准可以是时间或务。如果是前者,可以选择按月份分割;如果是后者,可以按照文献综述模式中的步骤来分割。必要时,留点时间对整体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3.设定每天的计划。如果可能,每段工作时间至少应有两个小时的时长。
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
1.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
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在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在综述中,“现有研究的基础”体现在“综”上。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后续研究成功的可能性。“问题、不足和发展趋势”体现在“述”上,是综述撰写者结合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的反思与发现。 研究生通过撰写综述,对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特别是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批判与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研究的思路、优点和不足,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使自己的研究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
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有专家估计,我国有40%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前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成果。重复研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将导致科研本身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在一个科学研究项目中用于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学研究时间的1/3至1/2。
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做前人已有的研究,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因此,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之前一定要做好文献综述研究,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4.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揭示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论文的评审获得好的成绩。